
冥想是简单、谦卑的过程,实现内心的宁静,就会通过宁静看待一切。
国庆长假,最适合放空身体与心灵,让身心回归最原始状态。这次艾扬格Life读书频道摘选闻风老师的《瑜伽探索》一文中,关于如何专注地冥想探讨节选,希望能够让你在长假中尝试到冥想带来的果实。

闻风老师
浙大哲学博士在读
《瑜伽》杂志编辑顾问
《瑜伽之书》中文版译者
资深瑜伽老师、瑜伽教育者
专注于瑜伽的应用研究与实践
医学分子生物学背景,曾留学欧美8年
对瑜伽疗法、印度瑜伽与中国传统的结合有深入涉略
擅长于瑜伽呼吸法、瑜伽疗法、瑜伽哲学和瑜伽心理学
冥想前,如何让注意力集中
静坐之前做一些准备工作,包括适当的体式练习,尤其是开胯、脊柱伸展和扭转,也可以把自己和环境都弄得温暖些,排除一些可能的干扰因素,比如关掉手机或者手机静音,穿着疏松等等。排除了干扰,就是对你的静心做了必要的梳理。

集中注意力的方式无非是借助我们的感觉器官,烛光冥想借助的是视觉和想象力。但是那种视觉的借助并不是需要“费力”的,而是温和温暖的眼光。
我以前用过恋人之间的默默注视作为比喻,现在想起来还是比较恰当(表扬自己一下,哈哈)。或者像是母亲注视自己的婴儿,具备将心打开的爱意,弥漫而专注。

也可以用听觉,进而“观音”。听而不闻,是那种境界。无所着,但无所不着。从我的经验来说,我觉得身体扫描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。

从脚趾开始,大脚趾、二脚趾、三脚趾…从左边到右边,从远到近,从下到上,从表皮到肌肉到神经血管到骨骼(这需要解剖学知识)。从身体的触觉开始也可以,衣袖和手腕的接触,裤子和膝盖的接触,领口和脖子,腋下、膝盖窝,腹股沟,肚脐…以及随之而来的空间感。

最常见的也最有效的方式是呼吸。观呼吸有很多种,呼吸既是动的,也是静的,比如那个吸气和呼气,呼吸和吸气之间的小小的停顿。呼吸也是有声音的,如果你一时听不到,那么不妨制造一点声音,比如喉呼吸。呼吸还有触感,进而还有气感等等。还可以数数,还可以想象,用呼吸将太阳神经丛和喉轮和眉心轮连接起来。

我有时候也用控制呼吸的长度的方式来集中注意力。比如吸气数 1-30,呼气数 130,这样,个呼吸就会到达一分钟。这样一来就可以和呼吸控制法结合起来。1:2:4:2 等等,很容易就进入安静的旁若无人的状态。
接下去,你想干啥就干啥。如果再心有旁骛了,再回来从头开始就是。

本平台受品牌方授權, 在海外分享相關資訊, 歡迎與品牌方聯繫確認 !!

未经授权, 不得转载。